刘邦登基后,如何孝顺父亲?尊为太上皇,还建了一座城_全球头条
刘邦让刘太公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活着的太上皇。
按理说,刘邦此举,应该为后世打下一个极佳的模板:儿子是皇帝,而父亲没当过皇帝,儿子该怎么对待父亲?
可是,后世却没有人效仿刘邦,以至于刘太公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当过皇帝或者君主的太上皇。
(资料图片)
一、刘太公是怎么当上太上皇的?
刘邦登基称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了长安的皇宫里享福。他按照父子间的礼节,每5天去拜见刘太公一次,还对刘太公大礼跪拜。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约1年,刘太公身边的家令突然说了一番话,给这父子俩出了一个难题。
这家令对刘太公说: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陛下已经是皇帝了,是天下之书,太公您虽然是皇帝的父亲,依然是臣子。天底下哪有皇帝向臣子跪拜的道理呢?再这样下去,陛下要威严扫地了。
刘太公一听,非常有道理。他可不能让儿子的威严受到影响。更何况,他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没出过一分力,让作为皇帝的刘邦跪拜他,似乎也说不过去。
于是,等到刘邦再来拜见他的时候,他就按照大臣迎接皇帝的规格,拿着扫把,迎出门外,见了刘邦,就小步地倒退着进屋。
刘邦一看,大吃一惊,忙从马车上跳下来搀扶父亲,并问这是怎么回事。
刘太公把家令的话转述给刘邦。这下子,刘邦也犯了难:理是这个理,可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亲爹跪自己啊。
可是历史上也没有过先例,儿子当了皇帝,而父亲没当过皇帝,该怎么处理父子关系的。莫说刘邦是历史上第3个皇帝,就算是帝制时代之前,也没有过儿子当了君主,父亲尚在人世却无君主尊号的先例。
刘邦立刻让手下大臣翻阅史书,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他们在秦朝的历史上,找到了这么一个案例:秦始皇一统六国当上皇帝之后,把自己已逝的父亲秦庄襄王尊为了太上皇。
虽然秦庄襄王当过秦王,是一国的君主,和刘太公的情况不完全吻合,可是这证明,皇帝的父亲,是可以当太上皇的。
于是刘邦下令,尊刘太公为太上皇。这下子,刘邦是皇帝,是君,刘太公是太上皇,也是君,二人之间只论父子关系,而不论君臣关系了,刘邦依然可以按照父子之礼跪拜刘太公。
而且,刘太公这个太上皇,没有任何实权,不会影响到朝廷的运转。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刘邦心花怒放,还特地赏赐了刘太公那位家令500金。若不是他的提醒,刘太公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有正式的尊位呢。
二、刘太公的晚年生活
刘太公的尊号问题解决了,刘邦依然按照惯例去拜见刘太公,向刘太公跪拜行礼。
按理说,刘太公一个农民,又被项羽抓去过当人质,终于苦尽甘来,当上了太上皇,住进了豪华的皇宫,事事有人伺候着,日子应该过得美滋滋才对。
可是刘邦却发现,刘太公总是愁眉不展的。
他悄悄地问刘太公的侍从,这是怎么回事。
侍从告诉他:太上皇以前住在丰邑,天天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踢球、斗鸡、喝酒,现在住进了皇宫,熟悉的人没了,喜欢的娱乐活动也没了,所以不开心。
这像极了现代人把父母接到城里养老享福,父母不适应,反而怀念乡下的生活。
不过,刘邦毕竟是皇帝。他见刘太公实在不开心,便大手一挥,下令在皇宫附近建了一座新丰城,住房和布局都和刘太公的家乡丰邑一模一样。
接着,刘邦又让原先丰邑的古人搬到新丰城里居住,为刘太公营造故乡的环境。
这下子,刘太公终于开心了。
刘邦不仅关心着刘太公的身体和心情,在闲暇时期,还喜欢拿刘太公打趣,炫耀自己的成就。
根据史书记载,在未央宫建成之后,刘邦大宴群臣,刘太公也被邀请出席。刘邦向刘太公敬酒的时候,笑着说:父亲以前总觉得我是无赖,不事生产,不如二哥能置办产业。如今您再看,我和二哥谁的产业多呢?
一时之间,酒宴中的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刘邦这话说得倒也没错。他年轻的时候,真是不干正事,还经常带着狐朋狗友到哥哥家蹭吃蹭喝,刘太公对他,是恨铁不成钢。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后来居然会从秦末群雄中杀出来,当上了皇帝呢?
此时的刘太公,应该是在跟着哈哈大笑的同时,内心也是为这个儿子无比自豪吧。
汉十年,也就是刘邦登基5年(汉元年是秦朝灭亡、刘邦被封汉王那一年)后,当了4年太上皇的刘太公在栎阳宫去世。
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年龄,但此时的刘邦都60岁了,又是刘太公的第3个儿子,刘太公少说也活到了80岁。这在汉朝,算非常长寿的老人了。
三、后世皇帝为什么不效仿刘邦,尊没当过皇帝的父亲当太上皇?
我们可以看到,刘邦作为历史上的第3个皇帝,在没有任何先例可遵循的情况下,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完美解决了父子和君臣之间的礼法关系,并孝顺父亲,让父亲颐养天年。
这本可以成为后世皇帝处理父子关系的一个完美范本。后世有不少皇帝,父亲一天都没有当做皇帝,可是他们登基的时候,父亲又还尚在人世。
可是,后人学刘邦,只学了一半。自刘邦之后,历史上只出现过皇帝把自己当过皇帝的父亲尊为太上皇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皇帝把自己未登基过的父亲尊为太上皇的案例了。
刘太公也由此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当过皇帝或者君主的太上皇,是历史长河里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这是为什么呢?
想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除了刘邦之外,历史上有多少活着见到儿子称帝,而自己却没当过皇帝、也没有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这样的人,历史上一共有8个:
东汉安帝刘祜之父刘庆:汉殇帝不满百日继位,不满周岁夭折。掌管朝政大权的邓太后把刘庆的儿子刘祜立为新帝,刘庆则在半年后去世。
东汉质帝刘缵之父刘鸿:汉冲帝2岁夭折之后,9岁的刘缵被权臣梁冀立为皇帝,因惹恼梁冀被毒杀。
曹魏元帝曹奂之父曹宇:曹魏第4任皇帝曹髦被当街刺杀之后,权臣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曹奂也是曹魏的末代皇帝。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之父元亶:北魏末年,分裂成了西魏和东魏。其中东魏的开国皇帝,也是唯一的皇帝元善见,是被权臣高欢所立,一直是个傀儡。元亶也活在高欢的控制之下。
后周世宗柴荣之父柴守礼: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全家被后汉隐帝杀死,郭威只能传位给自己的样子,也就是妻子的侄儿柴荣。柴荣登基后,柴守礼居住在洛阳,终身不去京城见柴荣。
南宋度宗赵禥之父赵与芮:宋理宗无子,过继弟弟赵与芮的儿子赵禥为嗣子,并立为太子。赵禥登基后,赵与芮作为皇帝生父,享尽尊荣。
清光绪帝载湉之父奕譞:慈禧独子同治帝无子早逝之后,慈禧立侄儿兼外甥载湉为新帝,也就是光绪帝,奕譞一生小心谨慎,得以善终。
清宣统帝溥仪之父载沣:光绪帝亦无子。慈禧临终前立不到3岁的溥仪为新帝。载沣作为皇帝生父,担任摄政王,直至清朝灭亡。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皇帝,大多是被执掌朝政的太后或者权臣所立,本身就是个傀儡。而这些皇帝尚在人世的父亲,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更不可能奢求什么太上皇的尊位了。
而不受皇帝或者权臣控制的几个皇帝,柴荣早已过继给了郭威,本人也改名为“郭荣”,名义上是郭威的儿子了,而生父柴守礼,名义上是他的舅舅。他的皇位是郭威传给他的,自然不可能在郭威去世之后认回生父,打郭威的脸。
值得一提的是,柴荣自从童年时期被过继给郭威之后,一直叫做郭荣,从未改回本姓。是北宋出于维护自己合法性的目的,把他叫做“柴荣”。
至于赵与芮,他是宋理宗唯一的弟弟,兄弟俩来自民间,自幼相依为命,感情很深。他的儿子赵禥既然已经过继给宋理宗,他名义上就是赵禥的叔叔了,他也不会让赵禥搞出什么类似“大礼仪”的争议,将自己去世的哥哥置于尴尬境地。
反正他是皇帝的生父,这全天下都知道。皇帝也一直很敬重他。
简而言之,这些自己没有当过皇帝,又看着儿子登基的父亲,要么儿子是傀儡,要么儿子在礼法上已经是别人的儿子了,继承的是别人的皇位,也不好冠冕堂皇地尊生父为太上皇。
而刘邦,是唯一一个靠自己打天下,不需要任何人把皇位传给他,也不需要当任何人的傀儡的皇帝。
他自然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自己的父亲尊为太上皇,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而刘太公,自然也可以在自己儿子的侍奉之下,舒舒服服地颐养天年了。
刘太公真算是人生的大赢家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标签: